強壯主骨架構建內通外聯大通道暢通微循環助力鄉村振興快發展近日,濱海縣交通運輸局出臺了濱??h綜合交通運輸中長期發展規劃
總體目標
到2035年
基本建成規模適度、布局合理、能力充分、發達高效、綠色安全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綜合交通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市領先水平,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建成“零距離換乘”的便捷客運系統、“無縫隙銜接”的高效貨運系統,交通運輸與濱海區位優勢及經濟社會特征相適應,為濱海全面彰顯“淮河生態經濟帶和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經濟帶交匯點”戰略地位,高水平建成淮河出海門戶城市提供交通支撐。
到2050年
全面建成發達高效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綜合交通總體發展水平進入蘇北領先水平,有力支撐濱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沿海新興城市。
具體目標
01時效性到長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南京3小時可達,杭州4小時可達;到鹽城、淮安、連云港等周邊設區市1小時可達;30分鐘所有鎮區之間實現互聯互通,縣內所有鎮區15分鐘可以上高速。02運輸結構形成以高速公路、鐵路為主的快速客運系統,以公路運輸為主的城鄉客運系統,以鐵路、水路為主的大宗貨物運輸系統。03覆蓋性綜合交通網絡覆蓋全縣100%的鎮區、100%的縣級以上經濟開發區(園區)、100%的高效農田和集中居住區;打造“零換乘”的綜合客運樞紐和“無縫銜接”的綜合貨運樞紐。綜合交通網絡布局規劃
(二)鐵路網布局規劃
1、高速鐵路
規劃形成“一橫兩縱”高速鐵路網,有效保證濱??h深度融入全國高鐵網。 “橫一”:
遠期規劃新增濱海至淮安鐵路??梢栽黾訛I??h東西向高鐵通道,支撐淮河生態經濟帶國家戰略、黃河故道綜合開發實施。經由淮安樞紐,借力寧淮高鐵,爭取開通濱海直達南京高鐵班次,實現與南京之間的快速聯通,最大程度接受南京都市圈經濟輻射。
“縱一”:
既有青鹽鐵路,為全國“八橫八縱”高鐵網中的沿海高鐵,設計速度為200km/h,已開通列車13對26班次。青鹽鐵路的通車,實現濱??h與鹽城、連云港、青島、濟南、石家莊、北京、天津、沈陽等重要節點城市之間的高鐵直達,并借此初步銜接全國高鐵網。遠期為進一步強化鐵路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適時啟動青鹽鐵路貨運功能。
“縱二”:
新增鹽城至青島沿海高鐵,客運專線,設計速度為350km/h,與鹽通高鐵速度相匹配,解決青鹽高鐵和鹽通高鐵銜接不便的問題。沿海高鐵的建設,有效縮短濱海與上海之間的時空距離,為濱??h全面融入長三角城市群提供助力, 進一步擴大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以及上海經濟圈對濱海的經濟發展帶動能力。
2、普通鐵路 規劃形成“一橫”普速鐵路網,加快推進濱海港鐵路支線建設,同時在鐵路支線基礎上,規劃新增鐵路支線至倉儲物流區、精品鋼基地裝卸站及陳家港鐵路支線方向連接線,更好支撐濱??h產業布局,加快實現內部產業一體化發展,同時有效解決國電投、金光、中海油、鋼企等企業投資的一系列重大項目竣工投產后 產生的鐵路貨運需求以及實現與陳家港的協同發展。規劃預留濱海港鐵路支線延伸至阜寧站,實現鐵路支線與新長鐵路的對接,保證濱??h與其他城市之間的貨物流通。
3、市域郊鐵路
規劃形成“一橫兩縱”市域鐵路,加深濱海與鹽城的融合度,構建濱??h與市內其他區縣之間的鐵路客運通道,同時更好的支撐內部之間的快速流通和資源共享,具體方案如下: “橫一”:
濱海港鐵路支線,利用鐵路支線線位開通市域鐵路,構建主城和港區之間的客運聯絡通道,促進港城一體化發展。
“縱兩”:
分別為S1和S3-支2。市域鐵路S1,鹽城境內起于響水縣,經濱??h主城區、阜寧縣、鹽城市主城區至東臺方向。市域鐵路S1的建設,可實現鐵路沿線旅游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有力支撐鹽濱一體化戰略的實施。市域鐵路S3-支2線,鹽城境內起于S3支線射陽站,往北一直延伸至濱海港,增強港區與鹽城中心城區聯系。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四通八達的高鐵創造了百姓出行新速度經濟發展新動力
|